股神巴菲特從不和子女談錢 家族傳承三代仍興旺
有個富爸爸,該是何種感覺?
又該如何生活?
難道就是住豪宅、開名車、大肆揮霍用之不竭的財富?
近日,知名美國音樂製作人、艾美獎
(美國電視界最高獎項,相當於電影界的奧斯卡獎)
獲得者 彼得‧巴菲特出版了
《人生由你打造 Life Is What You Make It》一書,
他以親身經歷告訴人們,
即使他的爸爸是叱吒全球的“股神”沃倫‧巴菲特,
他依舊義無反顧地「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

彼得生於1958年5月4日。
他是家中的第三個孩子,上面有一個姐姐一個哥哥。
當時巴菲特已經事業有成,
家境優裕,家裡有豐富的藏書,還有鋼琴等樂器。
讓父母感到吃驚的是,小彼得六七歲時,就對音樂如癡如醉。
他的樂感非常強,心情不佳時,並不哭鬧,
而是走到鋼琴前彈奏一曲,輕快的旋律被他彈得像哀樂,
家人常常聽到音樂,就能判斷他的心情。
彼得小時候就感受到父親的辛勞。
「他每週要工作6.5天,於是我就想,要刻苦讀書,
不要給父親增加麻煩。」
小學四年級時,學校舉辦了一次飛機模型比賽,但需要自費購買模型。
為了參賽,彼得到父親的公司做了15天“清潔工”,
並用這筆收入為自己購買了一架飛機模型。
「父親經常引述的一句話是:
『有能力的父母應該給子女一筆能夠做事,但不足以遊手好閒的財產。』
有個良好的開端總是好事,但讓子女習慣於靠伸手要
“免費票”就是害人、幫倒忙。」

彼得記憶最深的是19歲那年,他得到的一筆並不算多的財產。
這筆財富來自於出售一處農場的收益,
並轉換成了他父親旗下公司的股份。
「我變賣了手裡的股票,得到了約9萬美元。
當然,我完全可以什麼也不做,
讓那些股票靜靜躺在帳戶裡睡覺,
那麼現在股票的價值應該有7200萬美元了。」
當時,彼得還是一名斯坦福大學的在校生。
「很多人認為我瘋了,為什麼不留著股票,
但事實就是這樣。我用積蓄購買了比金錢更寶貴的東西——時間。」

彼得退了學,用這筆錢開始了他的音樂之路。
他忐忑不安地與父親談了從事音樂事業的打算。
「父親以他的習慣,認真傾聽,不做評論,也不直接提建議。
直到有一天,他對我說:
『彼得!你知道嗎,你和我其實在做一件事情,音樂是你的畫布,
公司是我的畫布,我每天都在上面畫上幾筆。』
他就說了這些,這就足夠了。
這就是我需要的回答,直到現在仍覺得很珍貴。
我的父親,事業如此成功,
卻把他的工作和我的工作相提並論,平等看待。」
在彼得印象中,父親“尤其在金錢方面管得很嚴”。
孩子們很小就知道,要從父親那裡獲得精神支持很容易,
金錢支持幾乎不可能。
從小,姐弟三個的零花錢都是以“貸款”形式獲得的。

作為備受父母疼愛的小兒子,彼得也沒得到任何優待,
他至今記得掙到第一筆錢的感受:
「第一次配樂,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
內心很焦慮、苦悶。當我拿到100美元的稿費時,我哭了。
我將這100美元放在鏡框裡,
掛在牆上,每天看到它,就給了自己一種動力。」
在彼得30歲時,他再一次感受到父親的“吝嗇”。
那時,事業小有所成的他想買套大房子,
希望父親能借給他一部分錢。
巴菲特卻以「我們父子不要談錢」這樣的理由拒絕了。
彼得很生氣,轉而去銀行貸款。
後來他才明白父親的用意,「如果父親真給了我錢,
我反而沒有機會體會到靠自己努力取得的成就感。

我認為這是他愛的一種表達方式。」
上世紀80年代末期,彼得終於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
他的第一張專輯《等待》很暢銷。
後來,他為電視連續短劇配樂,並因此獲得艾美獎。
1991年,彼得為影片《與狼共舞》,
進行舞蹈場景配樂,
獲得了第六十三屆奧斯卡最佳音樂和最佳音響獎。

2008年,在洛杉磯帕利媒體中心,
巴菲特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聽了兒子的音樂會。
他只說了一句話:
「我是來看看我給兒子鋼琴課的投資,得到了什麼。」
台下掌聲雷動。
「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感,
這是父母的財產無法給予的。
經濟浪潮起起伏伏,唯有人的價值觀是最穩定的貨幣,
它永遠不會貶值、破產,並為我們帶來最豐厚的回報。」

回覆刪除我猜汪汪有在炒股...
不論猜對猜錯,今年一定要妳 日進斗金大豐收
[版主回覆02/10/2011 18:46:09]哥哥,偶有炒飯 炒菜 炒麵 炒蛋 炒股 謝謝你喔! 日進斗金大豐收!
偶馬上要去炒餸喇